什么是垃圾郵件
凡是未經用戶許可(與用戶無關)就強行發送到用戶的郵箱中的任何電子郵件就稱為垃圾郵件。
2000年8月,中國電信制訂了適用于中國電信IP網絡所有用戶(包括撥號用戶、專線用戶及其它有業務流經中國電信IP網的用戶)的垃圾郵件處理辦法。
中國電信將垃圾郵件的定義為: “向未主動請求的用戶發送的電子郵件廣告、刊物或其他資料;沒有明確的退信方法、發信人、回信地址等的郵件;利用中國電信的網絡從事違反其他ISP的安全策略或服務條款的行為;其它預計會導致投訴的郵件。”
2002年11月1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263網絡集團和新浪網共同發起,中國互聯網協會反垃圾郵件協調小組即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國內20多家郵件服務商首批參加了反垃圾郵件協調小組。媒體稱此舉是向垃圾郵件打響了第一槍,但槍聲響過之后,是否能將目標給予嚴重打擊,目前還看不出任何明顯效果。中國互聯網協會在《中國互聯網協會反垃圾郵件規范》中是這樣定義垃圾郵件的:“本規范所稱垃圾郵件,包括下述屬性的電子郵件:
(一)收件人事先沒有提出要求或者同意接收的廣告、電子刊物、各種形式的宣傳品等宣傳性的電子郵件;
(二)收件人無法拒收的電子郵件;
(三)隱藏發件人身份、地址、標題等信息的電子郵件;
(四)含有虛假的信息源、發件人、路由等信息的電子郵件。”
垃圾郵件一般具有批量發送的特征。其內容包括賺錢信息、成人廣告、商業或個人網站廣告、電子雜志、連環信等。垃圾郵件可以分為良性和惡性的。良性垃圾郵件是各種宣傳廣告等對收件人影響不大的信息郵件。惡性垃圾郵件是指具有破壞性的電子郵件。
有些垃圾郵件發送組織或是非法信息傳播者,為了大面積散布信息,常采用多臺機器同時巨量發送的方式攻擊郵件服務器,造成郵件服務器大量帶寬損失,并嚴重干擾郵件服務器進行正常的郵件遞送工作。
垃圾郵件的危害:
垃圾郵件可以說是因特網帶給人類最具爭議性的副產品,它的泛濫已經使整個因特網不堪重負。
1.占用網絡帶寬,造成郵件服務器擁塞,進而降低整個網絡的運行效率;
2.侵犯收件人的隱私權,侵占收件人信箱空間,耗費收件人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有的垃圾郵件還盜用他人的電子郵件地址做發信地址,嚴重損害了他人的信譽;
3.被黑客利用成助紂為虐的工具。如在2000年2月,黑客攻擊雅虎等五大熱門網站就是一個例子。黑客先是侵入并控制了一些高帶寬的網站,集中眾多服務器的帶寬能力,然后用數以億萬計的垃圾郵件猛烈襲擊目標,造成被攻擊網站網路堵塞,最終癱瘓;
4.嚴重影響ISP的服務形象。在國際上,頻繁轉發垃圾郵件的主機會被上級國際因特網服務提供商列入國際垃圾郵件數據庫,從而導致該主機不能訪問國外許多網絡。而且收到垃圾郵件的用戶會因為ISP沒有建立完善的垃圾郵件過濾機制,而轉向其它ISP 。一項調查表明:ISP每爭取一個用戶要花費75美元,但是每年因垃圾郵件要失去7.2%的用戶;
5.妖言惑眾,騙人錢財,傳播色情等內容的垃圾郵件,已經對現實社會造成了危害。
新網對于垃圾郵件發送者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一經發現,就會終止對此類客戶的電子郵局服務,嚴重者還會停止對此域名的解析服務。